《晒布行動》

當一個文化曾經面臨被擊垮與被消滅,那麼在這場災難中倖存的種子必定在焦土中發芽。
 
編織存在於世界各種古老民族的傳統文化中,而位於臺灣的南島民族也有古老的編織文化。臺灣原住民各個族群都有編織相關的傳統文化,使用線性材料經緯之間交錯,經由不斷重複性的動作構成平面或是立體的造型,完成的編織品各有其不同用途,並被族人使用於日常生活之中。
 
編織在臺灣原住民的傳統社會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不同的族群發展出相異的圖紋、配色與編織技法,而編織受各民族不同習性與社會價值觀的影響,也發展出不同的命運。其中泛泰雅族群——太魯閣族、泰雅族、賽德克族——受傳統文化Gaya、Gaga信仰的影響,相較其他族群,編織多了一層社會責任的意涵。一位太魯閣族的女性說道:「學會這個(編織),才算是真正的女人。」正是此種宣告式的集體自白讓這一支族群的編織命運與其他族群截然不同。
 
「會編織才可以紋面,有了紋面才可以結婚。」這是泛泰雅族群對於女性成年的認知。因為這種契約式的社會價值,讓原本屬於個人行為的編織,多加了一層集體意識;也正因如此在殖民時代來臨時,編織行為成為殖民者必須消滅的族群認同意識,就如同男性的出草文化。一位紅葉村的耆老織女說:「他們(日本人)如果看到有婦女在織布,會直接把正在織的布剪掉,然後跟我們說織布的人是懶惰的,下田耕作才是勤勞。」在這樣的背景之下,編織文化面臨被否定摧毀的命運。
 
1930年霧社事件發生之後,日本官方對東部太魯閣族人採取積極強硬的手段,將族人從原居地強制遷往淺山與平地。「集團移駐」的實施弱化削減了太魯閣族人,以領土地域為核心的精神價值。卓溪鄉立山部落一位當時最年長的女性說道:「我背著我的頭背籃,裡面裝著米和我的弟弟,在晚上我們全村集合,拿著火把離開⋯。」「當時婦女們都背著織布機⋯我媽媽的也是⋯。」當時代巨變的時候,人類會因為社會背景的不同產生不同的行為,而在「集團移駐」時期婦女決定背負織布機離開原居地的行為,是這一次展覽朔源後的核心價值。
 
「晒布行動」是在集體(族群)與個人編織行為之間,相互培養而成的策展計畫。織者對待織品本身時,是一種純粹的工藝表現,以技術為媒介的生產行為,然而織者透過相同的認知,因而結識,再由學習技法或相互陪伴的過程進行「共織」,在此集體性產生。織者在表現個人美感與抒發個人情緒的同時,隱隱約約之間也創造了一個超越血源的族群,彼此陪伴鼓勵。
 
「晒布行動」策展期望透過藝術形式的展覽,將「交換密碼」計畫的成果做一個整體規劃的展出。2021年「交換密碼」計畫入選國發會地方創生提案,以太魯閣族傳統編織為軸心,發展地方文化藝術,欲以此產生地方文化認同。「交換密碼」的基地位於花蓮縣萬榮鄉紅葉村,經過兩年的執行期,辦理各種與織布文化相關的課程與活動,其中包括了兩次「尋聲」——太魯閣族傳統織箱製作課程,參與學員必須自己完成製作傳統太魯閣族的織箱——Ubung,學員有了自己的織具之後又接續辦理多場編織教學課程,分別邀請資深織者Butul張美娟與尤佑倍伶來當講師。「共織」——串聯當代織者,讓不同族群與背景的織者在同一場域一起編織,藉由編織產生交流。「織布行動」——織者紅葉駐村計畫,邀請了五位織者,翁立娃、胡郁如、許國華、沈啟龍、林彥含,以藝術進駐的方式讓織者瞭解在地,並創作出與地方有連結性的作品。另外也與萬榮鄉的在地青年合作發行「太布河里」萬榮鄉刊物,刊物內容為回鄉青年長期蹲點所做的田野調查,梳理成文字並透過刊物設計將文化轉義。
 
「晒布行動」展出作品內容除了「交換密碼」計畫相關文件展出,還有大量的編織品,織者多達31位,除了「織布行動」的5位駐村織者,還包括「交換密碼」計畫經過2年陪力的新手織者。當一個文化曾經面臨被擊垮與被消滅,那麼在那場災難中倖存的種子必定在焦土中發芽。「晒布行動」策展是這株芽長出的果實,無數果實用盡色彩永無止盡的編織下去,編織各自的生命。
曬布行動
交換密碼計畫
6分01秒,錄像,2022
Qsiyaq 水
Lmsing Sukang 沈啟龍
189 x 134 cm,棉線、毛線,2022
共生・巢
翁立娃
108 x 30 cm,棉、麻、毛線、金屬線材、薏苡種子,2022
Micekul 俯視
Kilang Buyal 許國華
240x34cm,毛線、棉線、麻線,2022
Gabang
Butul Kuni 張美娟
152x168cm,棉線,2022
 
織具
陳駿豪
88x11x29cm,烏心石木,2023
記憶之窗,時間之門
江吟楓
依空間而定,攝影,2022-2023
靈魂之眼
Ibu Istanda
185x54cm,棉線、毛線,2022-2023
晒布中
交換密碼計畫織者
依空間而定,複合媒材,2023
 
太不河里
交換密碼計畫
依空間而定,刊物、夾布軸,2007-2022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