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5~2024/08/31
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 | 八角樓特展館
蘭調織女負責人 Hana Keliw(哈拿•葛琉)
蘭調織女,成立於2020年,由都蘭部落的ina們組成,是一個熱愛染、鉤、織的獨立品牌。這些織女們徐碩曼、潘淑華、鄭惠美、鄭玉花、施翠美在在地藝術家哈拿•葛琉的陪伴下,共享知識與技術,製作出獨特的在地化商品,期望讓外界更深入了解都蘭部落的文化內涵。
在經營上,每位成員將個人作品的銷售所得扣除成本後作為個人酬勞,這樣不僅讓她們在學習手作技藝的同時,也能貼補家用,朝向建立穩定的工作模式邁進,成為部落家庭的支撐體系。這種共享技藝與共同工作的方式,也延續了阿美族文化中長久以來的互助共好精神,這正是蘭調織女的初心。
蘭調織女將傳統編織技藝與當代藝術結合,這是藝術家哈拿•葛琉一直以來專注並實踐的形式。以都蘭部落編織為主軸,蘭調織女匯集了各年齡層的織者,透過經驗分享和創作討論,深入部落,與土地、環境、生活產生共鳴,設立創作目標,在傳統編織的基礎上開創創新發展。
文化價值傳遞應用在目常生活也可以收藏,蘭調織女將部落婦女的採集文化靈魂,與自然、時尚、在地美學融合,並能保留傳統工藝發展,推廣在日常生活中。希望更多人了解其文化價值,讓年輕一代能夠從物質文化中感受和傳承手工文化。
Hana Keliw(哈拿•葛琉),台東都蘭部落的阿美族人,以織繡工藝為基礎延伸她對族群文化、對生態環境與人文脈絡的思考,從2001年受台東國稅局委託創作拼織壁畫「記憶中的圖騰」開始至今創作超過20年。
無論使用的媒材是鋼筋、漂流木、石頭或竹子⋯,Hana的作品總有許多柔韌且充滿張力的線條表現,近十年來受到東海岸開發案不斷的衝擊,她的創作特別關注人與環境的關係,除了大型的戶外裝置藝術之外,於2017年正式在都蘭成立Hana’s Box 工作室(在此之前有5年時間為在自家進行),除了作為創作工作室,該據點也成為地方婦女家務之餘最佳的聚會地點,透過聚集的時間也同時進行手做編織,也廣泛形成後來都蘭部落的編織教學空間,截至今日,該空間持續進行文化與創意的激發交流,並有著文化療癒與照護的作用,也致力於勾織、編、繡等纖維工藝的技藝傳承,召集部落婦女,互相陪伴互吐心事做手工就是生活的日常,心靈獲得了療癒,手作的成果還可以變成商品貼補家用,一個小而美、心靈與物質都照顧到的「蘭調織女」文創經濟體,是哈拿和部落姐妹們正在努力實踐的「美式生活」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