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嗨海女日常-花之徑》主題展

  • 展期

    2024/05/25~2024/08/31

  • 地點

    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 | 八角樓特展館

蘭調織女負責人 Hana Keliw(哈拿•葛琉)

蘭調織女,成立於2020年,由都蘭部落的ina們組成,是一個熱愛染、鉤、織的獨立品牌。這些織女們徐碩曼、潘淑華、鄭惠美、鄭玉花、施翠美在在地藝術家哈拿•葛琉的陪伴下,共享知識與技術,製作出獨特的在地化商品,期望讓外界更深入了解都蘭部落的文化內涵。

在經營上,每位成員將個人作品的銷售所得扣除成本後作為個人酬勞,這樣不僅讓她們在學習手作技藝的同時,也能貼補家用,朝向建立穩定的工作模式邁進,成為部落家庭的支撐體系。這種共享技藝與共同工作的方式,也延續了阿美族文化中長久以來的互助共好精神,這正是蘭調織女的初心。

蘭調織女將傳統編織技藝與當代藝術結合,這是藝術家哈拿•葛琉一直以來專注並實踐的形式。以都蘭部落編織為主軸,蘭調織女匯集了各年齡層的織者,透過經驗分享和創作討論,深入部落,與土地、環境、生活產生共鳴,設立創作目標,在傳統編織的基礎上開創創新發展。

文化價值傳遞應用在目常生活也可以收藏,蘭調織女將部落婦女的採集文化靈魂,與自然、時尚、在地美學融合,並能保留傳統工藝發展,推廣在日常生活中。希望更多人了解其文化價值,讓年輕一代能夠從物質文化中感受和傳承手工文化。

Hana Keliw(哈拿•葛琉),台東都蘭部落的阿美族人,以織繡工藝為基礎延伸她對族群文化、對生態環境與人文脈絡的思考,從2001年受台東國稅局委託創作拼織壁畫「記憶中的圖騰」開始至今創作超過20年。

無論使用的媒材是鋼筋、漂流木、石頭或竹子⋯,Hana的作品總有許多柔韌且充滿張力的線條表現,近十年來受到東海岸開發案不斷的衝擊,她的創作特別關注人與環境的關係,除了大型的戶外裝置藝術之外,於2017年正式在都蘭成立Hana’s Box 工作室(在此之前有5年時間為在自家進行),除了作為創作工作室,該據點也成為地方婦女家務之餘最佳的聚會地點,透過聚集的時間也同時進行手做編織,也廣泛形成後來都蘭部落的編織教學空間,截至今日,該空間持續進行文化與創意的激發交流,並有著文化療癒與照護的作用,也致力於勾織、編、繡等纖維工藝的技藝傳承,召集部落婦女,互相陪伴互吐心事做手工就是生活的日常,心靈獲得了療癒,手作的成果還可以變成商品貼補家用,一個小而美、心靈與物質都照顧到的「蘭調織女」文創經濟體,是哈拿和部落姐妹們正在努力實踐的「美式生活」的夢想。

〈Micekiw/潮間帶採集〉
作品類別 立體
作品尺寸 依現場場地
創作者 哈拿.葛琉/鄭玉花/潘淑華/鄭惠美/陳美惠
創作年代 2019-2023
作品媒材 毛線
創作理念 阿美族婦女潮間帶採集蛋白質、海菜的場域,女性從小跟著女性長輩學習辨識海邊植物,海洋文化,是生活技能更是文化的傳承「蘭調織女」們,用生活經驗手做編織集體記憶集體創作
此作品2019『Micekiw / 潮間帶採集』,自2019高雄貨櫃藝術節時誕生,2020「邊界都蘭」台東美術館展覽,2021年三月「身即部落」宜蘭展覽,2022、到現在女妖藝廊展出「嗨海海女日常」2023/英國雙年織品展,作品尺寸、展出形式不斷地繼續生長、變化,一如海洋民族女性生命經驗的傳承、演化。
〈/生命之樹〉
作品類別 立體
作品尺寸 350公分*70公分
創作者 哈拿・葛琉
創作年代 2024
作品媒材 漂流木、鋼筋、白鐵
創作理念 生命之樹,也稱世界之樹,關聯著出生、活著、死亡和再生這個循環。在基督教義中,這樹就是亞當和夏娃在伊甸園摘下禁果的樹。生命之樹表示了地球四元素(地、風、空、火)之間的聯繫,代表了萬物創造之間的無限關聯。
從微觀世界來說,人,本身就是一顆生命樹。
生命之樹解釋了為什麼會有萬事萬物,它其實是宇宙從一片虛無當中,慢慢以能量運作而生,在不同階段會生出帶有不同特質的存在層次。
一層一層一層下來,每一層之間都是有機的連結,但每一層狀態各自也都有不同的特性,這個生命之樹是說明我們人,小宇宙和大宇宙怎麼連結,怎麼樣從原初的無變成有的過程。
我們
將與大家一起努力與探討
屬於自己的生命樹~
〈horac/珊瑚白化了〉
作品類別 組件裝置作品尺寸丨依現場場地
創作者 哈拿.葛琉//鄭玉花/潘淑華/鄭惠美/陳美惠
創作年代 2023
作品媒材 漂流木、鋼筋、白鐵
創作理念 對於海洋民族 靠山靠海最能體會環境變遷,珊瑚是海洋生態的指標。色彩鮮豔繽紛的潮間帶長出了一條又一條白色的帶狀,這是象徵白化死掉的珊瑚,是現今去Micekiw時看見的潮間帶現狀⋯。環境是全人類的議題。
〈Diro no wama / 爸爸的漁網〉
作品類別 組件裝置
作品尺寸 350*250
創 作 者 哈拿.葛琉//鄭玉花/潘淑華/鄭惠美/陳美惠
創作年代 2020-2024
作品媒材 漂流木、鋼筋、白鐵
創作理念 蜜酷(鄭玉花)姊姊故事為主,最標準的現代阿美族部落婦女舞、勾織染、潮間帶採集⋯原本就是自小生活中的日常,初次以「創作」的思維重新結構這些生活中的日常,讓人驚艷!組件裝置特地在作品名稱的呈現中,上這些在作品中出現的海洋蛋白質的阿美語名字,充滿海洋生活溫度的再現式,不只看見了,也聽見了、聞到了鹹鹹的海洋生活況味!
Papuna01/生命的DNA
Papuna02/生命的DNA
作品類別 組件裝置
作品尺寸 依現場場地創
作者 哈拿・葛琉
創作理念 八角花圖騰,都蘭阿美族服飾上的傳統圖紋,藝術家家族的家徽如生命的DNA 代代相傳 烙印在生命裡。以漂流木、鋼筋、鏡子碎片構組的八角花,以紅色線延伸的是「’Orip / 生命」,以黑色線+金色小鈴鐺垂墜成簾幕的是「印記」,鏡子的是Adingu/ 靈魂,象徵著部落的八角花印記將所有破碎的飄零的靈魂/心靈凝聚在一起。
〈Kamaluan/座。家〉
作品類別 立體
作品尺寸 60公分*55公分
創作者 哈拿・葛琉
創作年代 2017
作品媒材 漂流木、鋼筋、白鐵
創作理念 母語阿美族語裏Luma是「家」的意思,Malu是「座」之意,字根是相同的。我把這兩個單字放在同一位置上。座、家的聯想因為「家」是讓人安心寬心居住所在。家是讓人放輕鬆的地方,因而將作品作成三件不同規格大中小,三件可收納成一件作品,又可拆成三件作品個體,這是創作家在我創作過程無論是三個個體亦或是合而為一體 。換言之,在這過程家的成員的定義就被賦予了。
〈Padatan ni ina/媽媽的秘密花園〉
作品類別 帄面
作品尺寸 依現場場地
創作者 哈拿.葛琉/陳美惠/鄭玉花/潘淑華/鄭惠美/陳美惠
創作年代 2024
作品媒材
創作理念「Sahanaan no ina / 媽媽的花園」
「海」是的冰箱,「山」是菜園,母親在山海採集養育孩子
蘭調織女們採集都蘭山邊海邊的各種植物,應用在地的植物,食用、藥用、祭典當地特有植物。天然材質透過移印染創作美麗的作品。從菜園到時尚。
〈第一家〉
作品類別 組件裝置
作品尺寸 180公分*180公分
創作者 哈拿,葛琉
創作年代 2017
作品媒材 漂流木、鋼筋、白鐵
創作理念 「第一個家」來自對家的一種回朔思尋求家的過程,在兜轉的尋求一個安身立命的家的安定,「家」被媽媽羊水包覆的安定的「第一個家」,母親與自己互相交織延續後留下著是一片渾然跟單純。在斑駁線條柔美的鋼筋,結合溫暖紅色的羊毛纖維
紅色纖維細細縷繞內個圓⋯⋯⋯生命的起源、第一個家⋯⋯慢慢嚼咀「家」的定義
〈彼岸〉
作品類別 立體
作品尺寸 180公分 80公分
創作者 哈拿・葛琉
創作年代 2017
作品媒材 漂流木、鋼筋、白鐵
創作理念 感情歸屬,總是跌跌撞撞……我以為同樣我可擁有家庭和父母親一樣的家但是,情感分隔兩地,心裡的煎熬•,我將這份心中的情感實踐於創作,一張雙人對望的椅子,在感情歸屬的「家」,彼望的過程希望我們可以更多的珍惜與尊重。
〈回家的路徑〉
作品類別 組件装置
作品尺寸 150公分*150公分
創作者 哈拿・葛琉
創作年代 2017
作品媒材 人型模特兒/線材/紙
創作理念 尋求「家」的途徑。創作學習這條路是甜、蜜、苦、澀的,點滴在我心裡歷年來學習的過程,從外婆、母親、我三代傳授的阿美族織品,對我創作的啟蒙、研究所的沈澱與研究,一條漫長在學習,學習是我組構那模糊的族群認知,學習後透過這些的基礎,在創作上不斷的嘗試不同的媒材,是我在藝術表現語彙,美感經驗後開始關心周遭的議題,環境正義、居住正義與人權,除了參與這些運動,議題適時的表現在創作上,一路學習的途逕在視野的廣度、深度有了新的思維面向,即便這是一個苦澀的路,過程也有許多的甜蜜的收獲,也許研究所是我學術的終點,而藝術創作卻是一輩子會做的事。
〈野菜時尚〉
作品類別 立體
作品尺寸 170公分*50公分
創作者 哈拿.葛琉/陳美惠/鄭玉花/潘淑華/鄭惠美/陳美惠
創作年代 2020
作品媒材 人型模特兒、植物移印染布
創作理念 從菜園到衣櫥的都蘭部落女力共作,結合傳統與現代的元素,運用鉤織、植物染織等技法製作出一件件的服飾,並且由織女們穿上作品進行走秀,這樣的創意與經驗,2023與史博館合作,南科分館展出,再次展現原住民工藝的實踐力,同時向合作的澳洲與台灣原住民工藝師學習致敬,也讓團隊這幾年的深耕逐漸被外界看見。
〈花・路徑〉
作品類別 組件裝置
作品尺寸 依現場場地
創作年代 2024
作品媒材 植物移印染布/竹子/線/鋼筋
創作理念「蘭調織女」一條織出來的路
創作者 哈拿.葛琉/鄭玉花/潘淑華/鄭惠美/陳美惠
充滿情感地織就自己和部落織女們這一路走來的路徑。talo’an(工寮)部落除居住以外很重要的建築,聚集、休息、交流空間
山、海是阿美女性無論在何種處境中都能展露出從容、優雅和奔放的氣勢。
 
海水是母親的奶水
倒是父親的胸膛
累了就躺在島上
不要忘了所有的養份源自海洋
~希腩•瑪飛芙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