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特工隊- kisamulja-u ! nakuya malupi》

  • 展期

    2024.03.02-05.05

  • 地點

    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 | 八角樓特展館

  • Tags

    黑色特攻隊

策展人 王雅蘭

藝術家 岦嵐偲·旮札涅灆、廖曉蓉、顏裴晏、佬祖·魯魯安

「黑色特工隊」成立於2019年,由五位屏東排灣、魯凱族青年組成,成員為王雅蘭、峇岦嵐偲·旮札涅灆、佬祖·魯魯安、顏裴晏、廖曉蓉。團隊初期以設計接案為主,近兩年轉型專注於自然纖維藝術創作。黑色代表排灣、魯凱族的文化,特工的工,代表工藝。期望透過生活實踐與創造,在這個社會上努力地發出震盪,歌頌孕育我們的土地與文化智慧精神。

展覽作品敘述著我們在部落的生活經歷,展場以一個母親孕育胎兒的進程來象徵創作者被土地文化孕育養成的新生命設計。 展區分為六個區域,「成為種子。落地」、「孕育」、「心跳的信息」、「聆聽母親的呼喚」、「注視著陽光」、「成為人-築起家的故事」 。 黑色特工隊團隊成員有的於兒時隨著父母北漂工作生活,有的人因就學而離開部落。成年後的我們回到部落,對部落及母體文化感到熟悉卻也陌生,同時在生活中面對家庭責任、生計的重擔及個人理想與現實的拉扯,我們常常感到迷惘與徬徨。「kisamulja-u ! nakuya malupi」是部落長輩常常的叮嚀,「孩子呀!加油!要勤勞不要懶惰。勤勞的人就能夠撐起一個家」。在經營團隊時,我們專注在如何用自己的手藝工作,獲取酬勞來照顧家庭。雖然感覺很現實,但當我們努力在日復一日的勞動中,卻漸漸領悟過去在文化田調中不太明白的道理。在有限的資源裡,學習思考應用身邊的素材解決問題;在繁重的工作裡,學會分工合作、互相扶持;在採集自然素材裡,學會感恩自然的餽贈。在承擔責任裡,感謝部落長輩的關愛與教導。

展覽作品媒材多以構樹纖維為主,構樹是原住民於生活中最方便採集取材的素材之一,傳統以捶打方式將構樹樹皮製成布料作為衣著使用。近年黑色特工隊致力研究將樹皮纖維立體塑型及複合其他媒材,應用於藝術裝置創作。但我們期望觀者能專注感受的不是媒材,而是創作者從採集到創作中,以身體力行,用自己的生活為實驗,挖掘探索部落工藝的本質。

成為種子。落地
 
你的刀劃破寧靜
這可是你的地方
為何我聽不懂你的話
你笨拙的腳步
像是迷路又失禮的旅人
你是誰
你的根來自哪裡
〈成為種子•落地〉
作品類別 錄像作品
時間長度 7分19秒
創作者 黑色特工隊、蘇可恩
創作年代 2024
作品理念
創作靈感來自黑色特工隊採集經驗,每次走入構樹林,就算有多次經驗,都會感到緊張害怕,心中與構樹對話「抱歉打擾了,我要開始採集了,謝謝你奉獻給我你的身體。」影片創作將構樹化身「構樹精靈」表現祂們的情緒,及與黑色特工間接卻親密的互動。黑色特工們用身體勞動,耐心且小心翼翼的捶打樹皮,真誠地將作品獻上,是我們對構樹的感恩。期望構樹溫柔地回應給予我們祂的生命。 對於採集常常在心中自問「我是誰?憑什麼可以在這土地上採集呢?這是屬於誰的?是我可以擁有的嗎?」
孕育

引領氣息的扶光
相對的翠微
扶搖吹過他們
離情就這樣拉長
 
「綠葉戀愛時便成了花,
花敬拜上帝時便成了果實。」
——摘自泰戈爾漂鳥集
〈構塑苗的臍帶〉
作品類別 組件裝置
作品尺寸 依現場場地
創作者 峇岦嵐偲。旮札涅濫
創作年代 2024
作品媒材 構樹樹皮、複合媒材
作品理念
每個人的心中都會有一個地方是你心中的母地,不管你漂流得多遠,身上總會有一條隱形的紅色臍帶連向遠方的母地,那就是連繫思念及安全的的通道;人因工作、求學等因素離開部落,每逢傳統節慶時節倍思親,有時會因總總因素而無法參與,心中的遙望思念,就像是燕子想歸巢的焦集;將無形的思念幻化成形,扇形猶如鳥飛行之姿,由中心鼓起的方向向外延伸的圈,守護著養育自己的母體,不管漂流多遠,思念的臍帶總是會一點一點帶著你飛回家。
夜晚悄悄的將花綻放
罅隙使光溢出
托著安穩熟睡的孩子
 
雨水親吻著大地並低聲說道:
「母親,我們是妳想家的孩子,
現在正從天上回到妳的身旁。」
 
——摘自泰戈爾漂鳥集
〈quljicaca之皿〉
作品類別 組件裝置
作品尺寸 依現場場地
創作者 峇岦嵐偲。旮札涅濫
創作年代 2024
作品媒材 構樹樹皮、複合媒材

作品理念
南島語族將構樹由臺灣一路帶到太平洋群各個島上,也證明南島語族以台灣為基地,向東擴張的學說,樹皮布不單單是日常生活用途,也具有祭祀、生命禮儀或交換等意義。

構樹如同載體,像一個島嶼、一顆種子、一個基因細胞,乘著舟跟著洋流成為風所織成的禮物到達南島不同的島嶼,再次成文地方文化脈絡重要一環,也成他們找到母親島的重要臍帶。

在敲擊樹皮布中聽到文化中的震動回聲,在有形與無形的想像夢境中跟著聲音漫遊回溯自身文化的樣貌究竟是什麼樣子?跟著纖維去散步吧!

心跳的信息
 
那是
未出生前就聽過的聲音,
不是涓涓流水般的寧靜
而是濃醇的能量凝聚成塊。
熬成了湯,熬成了祝福。
伴著你出生,受著你祝福
無時無刻祝福,直至我跌倒了。
你出現了,我平安了。
歇斯底里是你出現的樣子,
即使預備好一百萬次,
還是不習慣你的道來。
受驚的我,
早已燒好飯,
齊好筷、排好桌、洗好腸。
只為濃稠的祝福用力灌溉我們。
日復一日,是日常也是身體記憶,
直到
我再也聽不到,清晨你的道來。
爾後,
依然有一群人默默地
以勞動化成祝福者。
〈紅色的祝福〉
作品類別 組件裝置
作品尺寸 依現場場地
創作者 廖曉蓉
創作年代 2024
作品媒材 構樹樹皮、手染布、線材、白玉石

作品理念
以紅色作為創作色調,代表鮮血。而鮮血代表著祝福與責任的象徵,鮮血中綻放的花朵則代表女人。 靈感來自於自身殺豬文化,殺豬過程中,取決被祝福的能量多寡,是放血的那一刻,若血太少,則無法煮一鍋血肉模糊湯來飽足親朋好友,靈力也隨之減少。

因此以鮮血作為創作來源,在這過程中發現女人要洗腸子、要燒飯、安排大大小小的工作、甚至到洗碗善後。要擔起溫飽家人角色,還要有自我技能,才得以持家。

而這些早已化成身體記憶,祝福隨著勞動充滿其中。對我來說,女人更是祝福的生產者及製造者,是勤奮與勇敢的代名詞。

作品中纏繞的血管與棉線,是生命的體驗過程,有很多節,也有很多打不開的結,但經歷過無數次的流淌,總是能夠獲得了全新綻放的自己。

聆聽  母親的呼喚
 
湖的水  言猶在耳
朦朧的回應
沈下的肩膀
臨別的曲調   樹林的倒影
依稀記得  活著  往覆聯息
呢喃  束縛  回不去了
展區理念
「聆聽—母親的呼喚」,腦中想到的是魯凱歌謠
“鬼湖之戀”第二段落(母親回話)
Ta-i tha-la-la-i ba-Ire-nge, li ka-tu-wa-se-nga so,
liyo-go ki-Ire ge-Ire-ge ki-ce ke-le ta-ki tha-re-ve mu-wara-Iru-pa-li-ngi,
a-i ku ce-ke-le li, la-li-kai su-i-ya ia-ya-e.
我親愛的Balhenge,你要嫁出去了.
你要離開我們,離開這裡的山,水及部落.
你要常常想念部落裡的人,事,物,千萬不能忘記』以此作為展區概念【Balrenge’sroom】

1

〈森活佈調〉
作品類別 立體雕塑
作品尺寸 173x31x30cm
創作者 顏裴晏
創作年代 2023
作品媒材 構樹樹皮、複合媒材

作品理念
曾有人為了植物譜了樂,為了紀念它們擁有聽覺,而我用雙手延續著鼓點,敲擊著樹皮延展成布面,為了自然披上生活曲線,以此曼妙蔓延如下致美,盼向種子等待日後栽培。

2

〈朦朧的回應〉
作品類別 異材質拼貼畫
作品尺寸 183.5x92cm
創作者 顏裴晏
創作年代 2024
作品媒材 構樹樹皮、壓克力彩

作品理念
午夜焦躁,漆黑空氣,凝結雙眸,自問自答,墜入升空,落地雨淚,滴答滴答。

3

〈臨別束縛〉
作品類別 服飾套裝
作品尺寸 約65X35X160cm
創作者 顏裴晏
創作年代 2024
作品媒材 構樹樹皮、布料

作品理念
親愛的爸爸媽媽及部落的族人們,我要嫁到鬼湖了。當你們看見我的頭飾,慢慢消失在湖底的漩渦裡。那表示我已進入湖底,我的樣子會一直到永遠 在這個部落裡。

4

〈肩膀〉
作品類別 壓克力畫
作品尺寸 183.5x92cm
創作者 顏裴晏
創作年代 2022
作品媒材 壓克力彩

作品理念
符號刻血液中脈動著,沈重寡言、侃侃而談,時光讓文化感被動著,眾所皆知、乏人問津。

5

〈往覆聯息〉
作品類別 不規則地毯
作品尺寸 依現場場地
創作者 顏裴晏
創作年代 2024
作品媒材 尼龍線材

作品理念
旋轉於是旋轉
重要不重要
確認刪除
傳送
刪除確認
重要不重要
旋轉於是旋轉

注視著太陽的光芒

ai amani su ku ama si ina !
*魯凱語:太陽,我的父母!
 
太陽是大地上所有生命的父母,
陽光是牽引生命無形的那雙手。
我們雖看不見陽光的形體,
但陽光卻可以使我們
看得見大地萬物的美好。
就像父母親的對孩子們的愛,
默默的如同溫暖的陽光一樣,
看不見,卻能夠感受到的是呵護,
是提醒,是能量,是呼喚。
〈Vaivai陽光〉
作品類別 組件裝置
作品尺寸 依現場場地
創作者 佬祖•魯魯安
創作年代 2024
作品媒材 漂流木、構樹、構樹皮

作品理念
陽光如同父母親無形給予孩子們成長期間的呵護,無形卻又溫暖的給予大地萬物生存的能量。當我在進入構樹林地的現場,常常會在某個區域出現一棵茂密巨大大的構樹(我自稱他為大地之母)。大地之母之下常有近百株樹苗奮力向上,每株都爭相長大,好似希望可以早日獨當一面。在大樹蔭的底下,陽光是間接溫暖如同愛撫一般地照射在小構樹上,彷彿母親溫柔的呵護,陪伴著孩子們一起成長。

成為人
築起家的故事
 
我們都是種籽。
在大地的滋潤與大樹蔭庇護下覺醒發芽。
朝著陽光努力向上生長。
長成後分裂自己萌孽、
落籽再成為一個遮陰的樹林,
繼續守護著養育自己的母體。
我們敲打著構樹樹皮布的聲音,
說著用身體勞動築起家的故事。
用靈魂織成詩詞,
感謝自無私的饋贈。
在這個社會上努力地發出震盪,
讓人聽見我們詠唱著,
歌頌我们的土地與古老祖先的精神。

1

〈構樹紋面原木養盤〉
作品類別 工藝設計商品
作品尺寸 圓形盤-20X20x2cm,橢圓形盤-28X14X2cm
創作者 佬祖•魯魯安
創作年代 2023
作品媒材 構樹樹皮、原木

2

〈紋理系列-樹皮拼布桌旗〉
作品類別 工藝設計商品
作品尺寸 200X30cm
創作者 顏裴晏
創作年代 2023
作品媒材 構樹樹皮、棉布

3

〈脈絡系列一樹皮面紙套〉
作品類別 工藝設計商品
作品尺寸 21.5×16×10公分
創作者 顏裴晏
創作年代 2023
作品媒材 構樹樹皮、不織布

4

〈陪你到天亮-樹皮小夜燈〉
作品類別 工藝設計商品
作品尺寸 約22X12X12cm
創作者 廖曉蓉
創作年代 2023
作品媒材 構樹樹皮、木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