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長路還很長》希巨・蘇飛個展

  • 展期

    2025/6/14~2025/08/31

  • 地點

    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 | 八角樓特展館

印度詩人泰戈爾(Rabindranath Tagore.1861-1941)的詩篇〈回家的路〉寫道:

我的旅程花的時間很長 路也很長
我踏上第一道曙光的戰車 穿越世界荒野的旅程 在許多恆星上留下了我的足跡

這是離自己最近的最遙遠的過程
最複離的訓練使曲調夑稈最簡單

旅行者必須敲開每一扇陌生的門才能來到自己的門
並且必須穿越所有的外在世界才能到達環後最裡面的神殿

對沒有文字的民族而言,許多過去發生的記憶和對未來的想望,似乎像詩人泰戈爾說的「時間很長,路也很長。」這一道原住民存在的長長路,確實需要一片片縫補和拼貼,方能走近屬於自己的門和自已的田。

阿美族藝術家希巨,蘇飛(Siki Sufin》善用木雕與歌劇講述部落境遇,仿如部落的時間長路,他年輕時曾跟隨族人到都市工地流浪,90年代的一場內心思辯與自醒之後,決定從都市返鄉探尋自我,便開始了藝術創作的實踐路。Siki以部落傳統的文化、故事、樂舞作為基底,呈現抽象具實、樸質拙趣和當代的況味。2006年起,在走訪部落之間,發現一群被社會遺忘的高砂義勇軍及台藉老兵事件,於是開始雕塑翅膀和羽毛作品,為那些遭受殖民國家徵召、還來不及參加成年禮就戰死他地的原住民英靈,雕一雙翅膀刻一條歸鄉的路,因為一直以來「朋友,請無我帶一雙翅膀來讓我回家,我的朋友⋯⋯」這首阿美族部落流傳的歌,正是讓孤身在外的靈魂乘著翅膀回家的傳說。

《長長路還很長》希巨・蘇飛藝術創作個展試圖建構一位創作近30年的藝術家的創作脈絡,並祈願在其藝術的語意中,讓觀者遇見那煥發著自然、永恆存在的精神氣息和靈魂安息的指望。本展覽以「返鄉進行曲」、「神話傳頌曲」、「羽毛飛翔曲」、「歸鄉安魂曲」等四個篇章佈局,希冀刻畫出一道藝術家的自覺返鄉、探索本我、關注事件和倡議紀念等創作路徑,即使長長路還很長,仍要持續拾起鏈鋸雕切木頭的紋理,以述說部落的記憶、部落的故事和搭建安穩的「靈魂之路」。



伊誕 •巴瓦瓦隆 撰

siki Eufn出生、成長於台束縣都蘭部落、阿美族人。是都蘭部落新東糖廠轉型為地方文化館與藝術園區的關雛入物。

sik 成年後,當随父兄透離部落到都市工作生活,1990年代,開始萌生想要貼近自己土地的想法,思想著憾識美縣部落與記憶中的種種美好,於是決定回歸故鄉,試著以雙手證明母體文化的價值,拾起漂流木,以鏈鋸為畫筆,整畫部落的記憶與故事,周時由深流水的創作素材,重新感悟自然界雕塑的永恆性和生命力。

早期的創作題材,以阿美族部落神話傳說、海洋文化、儀式樂舞為主,多與族群文化體現有緊密關係,以質樸的型傳遞海洋民族文化訊息。siki 不僅回望傳統的文化語,更積極探討近代部落族人發生的境遇。創作過程,發現部落內存在著「被进忘與失去的年代」,也就是早已被國家社會和族人遺忘的原住民高砂義勇軍與台籍老兵的歷史事件,於是他開始研究、關注那群消失在部落的青年階層的故事,這讀題也成為他近年重要的藝術創作題材,2011年於高雄、紐約展出「消失的年齡階層」、2015年於清華大學藝術中心展出「石牆上的靈魂」,2017年於日本沖繩美術館展出「Etolan 的靈魂」,都是這一主題的系列創作。

siki 將身體和心靈深植於部落土地上,創作一系列雕塑、裝置、紀錄片與舞台劇作品,讓藝術作品成為敘述部落故事的文字,一股來自山林海洋、部落傳統的推力,需使他舞動鍊鋸、高歌劇場,以探討族人的生活哲學、祭儀文化與社會情境等議題。

近年參與的重要展覽:
《「LiMA 南島一家:南島民族技藝交流工作坊成果展」(2024,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東海岸大地藝術節」(2023)》、《「問世間情不 為何物-台灣美術雙年展」(2022,國立臺灣美術館)》、《「我們與未來的距離-台灣原住民當代藝術展」(2021,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國區)》,《「邊界都蘭:想象與實踐」(2020,台東美術館)》。

〈舞者〉,牛樟,1997

〈舞者〉,樟木,2000

〈敬酒〉,樟木,2000
〈舞者〉,樟木,2000
〈驅趕惡靈〉,三件組,2016
〈上甘嶺〉,牛樟,2010
〈砂勞的巨人〉,四件組,楠木,2025
〈羽(三)〉,櫸木,2015
〈飛魚〉,樟木,2013

〈展翅〉,藤、櫸木、杉木,2009

〈翅膀帶我回家〉,樟木,2025
〈殘〉,樟木,2022
左:〈安魂曲(三)〉,亞杉,2022
中:〈安魂曲(一)〉,櫸木,2015
右:〈安魂曲(二)〉,亞杉,2022
〈大地之母〉,樟木、亞杉,2025
〈歸鄉安魂〉,11件組,烏心木,2025
〈高砂的翅膀〉,紀錄片,2016

導演:蔡政良
HD / 彩色 / 65min / 2016

「朋友,請幫我帶一雙翅膀來讓我回家,我的朋友。」

這是阿美族流傳的一首歌,也是讓靈魂乘著翅膀回家的神話。1943-1945年期間,日軍組織台灣原住民族青年組成高砂義勇隊,前往太平洋戰場作戰。有的人幸運回到台灣,大多數的人則戰死沙場。 回來的人從日本人變成中國人,陣亡的高砂義勇隊員靈魂則去了哪裡?

阿美族藝術家希巨 ・蘇飛與台東地區的高砂義勇隊後代隨著導演回到巴布亞新幾內亞戰場,製作了一座「高砂的翅膀」紀念碑,祈求那些戰死異域的靈魂能乘著翅膀回到故鄉。

一行人完成任務回到台灣後,希巨.蘇飛的小女兒莫名得了一種怪病,各大醫院皆束手無策,直到一位道士指出希巨・蘇飛身後跟了7-8位著日本軍裝的靈魂…

這些戰死的靈魂們,真的回來了嗎?